2022年10月19日,由艾邦高分子主办的第二届热塑性复合材料产业峰会在苏州吴江敏华希尔顿逸林酒店成功举办。
本次会议汇聚了热塑性复合材料产业链上下游的专家和企业代表,共聚一堂,共同探讨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工艺技术及应用的未来发展趋势。会议共有11个议题,围绕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行业新技术、新工艺、自动化设备及新应用等,业内资深人士为我们做出了精彩的分享。
下面我们将从嘉宾分享、展台风采、现场互动及特写这三大部分来回顾本届会议精彩时刻。
一、嘉宾分享
1. 奇一科技 技术总监 孙洲渝——《高性能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在汽车领域新应用》
作为国内最大的热塑性复材生产企业之一,奇一科技早在2011年就开始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在技术和产品应用开发方面都有着深厚的积累。

会上,孙总简要介绍了热塑性复合材料行业发展,以及奇一科技开发的新产品,包括低碳环保的生物基尼龙带材,ISCC认证的PP带材和高性能复合材料PPS Tape 50%GF、MXD6 Tape50%CF,并展示了奇一科技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在新能源电池包上盖、商用车工具箱、建筑模板上的应用,以及热塑性碳纤维复合材料配方、工艺与性能。

孙总表示,目前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应用、计算机模拟仿真等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而未来的研发将集中在应用与成型研究。
2. 重庆国际复材 首席技术官 曾庆文——《高性能纤维在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是指以连续纤维作为增强材料、以热塑性树脂为基体,通过特殊工艺制造的高强度、高刚性、高韧性的新型复合材料。其中,树脂基体赋予了CFRTP优良的力学性能、热性能、耐化学腐蚀性和易加工性能,而增强纤维主要决定了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
会上,重庆国际复材首席技术官曾庆文先生非常系列的介绍了整个玻璃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以及玻纤选择及研究的主要方向——改变玻璃成分(提升强度、模量等)、界面处理剂选用、断面形状等,顺应需求推动,CPIC开发了强度进入碳纤级别的HT玻纤,浸润剂,以及用于轻薄设计的扁平玻纤。
此外,曾庆文先生表示,热塑性复合材料近十年来进入持续稳定增长期,随着材料的应用与拓展,基于高性价比的玻璃纤维,提升含量和保留长度,将是热塑性复合材料致力性能提升成为重要的研究方向,即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成为热点。而在双碳趋势下,风电叶片、轨道交通、节能减排等将成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发展机遇。
3.时代新材 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院 工程师 王凤 ——《复合材料在交电装备领域的应用》
作为中国中车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平台,时代新材主要以高分子复合材料研究及工程化应用为核心,产品面向轨道交通、风力发电、汽车和新材料等市场。
会上,王工对时代新材复合材料技术研发能力、制造能力做了详细介绍,同时展示了时代新材复合材料在轨道交通、汽车、风电及特种装备领域的产品案例,包括以连续纤维增强聚酰胺复合材料为承力骨架,以短切纤维增强聚酰胺改性材料填充材料,制备的乘用车刹车踏板等。

4.ACTC(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中心) 研发工程高级经理 余文俊——《热塑性复合材料产品的研发与制造》
ACTC(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中心) 是中国恒瑞旗下专门针对于复合材料工程技术开发的研发平台,除了目前比较成熟的热固型技术外,ACTC在热塑型技术方面也有非常多的技术储备。
会上,余经理通过回顾连续纤维复合材料在汽车上的应用迭代,以及低碳时代对于低碳环保轻量化材料的需求分析,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应用将逐渐普及。而从成型工艺来看,考虑到产品性能和批量生产的结合,热成型、拉挤和注塑的混合成型工艺是优选。
热塑复材制品的研发和制造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产品设计、材料选择、工艺控制等,而在成本这块,热塑复材制品的成本主要分材料和成型工艺两部分,需要上下游通力合作去达成。余经理通过宝马最新案例——BMW iX 顶盖前横梁,展示了热塑碳纤维车身件/外观件在材料工艺应用上的的新思路。

5.东华复材 董事长/东华大学 朱姝 副教授 —— 《连续纤维热塑性复合材料汽车异形件快速成型及焊接》
汽车轻量化是实现节能减排最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而连续纤维复材作为轻质高强材料的典型代表,在汽车轻量化、安全性、可靠性及结构集成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朱姝教授在会上表示,其团队自2012开始攻坚碳纤复材在汽车零部件上的应用,开发了一系列成功案例,但是碳纤复材价格贵、成型慢等痛点让CFRP在乘用车/商用车中的实际应用推动非常困难,经过研究国内外大量案例,朱姝教授团队提出“玻纤 + 热塑 + 冲压/overmolding + 焊接”这一破局方法。
对于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汽车异形件的制备,朱姝教授团队将在航空领域积累的技术移植到汽车领域,可实现原材料、设备全面国产化,成型节拍30-60s。

6.克劳斯玛菲 应用开发 万朝 —— 《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自动化解决方案》
克劳斯玛菲是全球橡塑生产、加工机械和系统的领先制造商之一,此次会议,万朝先生主要介绍的是克劳斯玛菲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自动化解决方案——FiberForm工艺,适用于该工艺的红外加热技术,及其应用案例。

FiberForm工艺是热压和注塑成型的完美整合,主要分为六步骤:先提取片材预料,在烘箱内对其进行加热处理,紧接着移至模具,合模热压成型。在此基础上背部注塑,最终开模取件。fiberForm将所有工艺步骤集成于一体,无需返工即可生产结构复杂的部件,不仅能组合使用轻量化材料与设计,提高复合材料强度,还易于实现自动化,在紧凑的空间内完成高效的生产。
采用 FiberForm工艺生产的安全气囊罩采用PP/GF30 和 PP基材有机纤维板加工,成型周期<40s,相对于传统注塑的减重比例达50%。
7.朗盛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市场经理 Tepex 杨利锐—— 《Tepex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在量产中的应用》
在汽车轻量化材料领域,尤其是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领域,朗盛化学是令人尊重的标杆企业。此次论坛,朗盛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技术市场经理杨利锐为我们详细介绍了 Tepex® 材料及其在量产中的应用。
Tepex®以热塑性树脂为基体,连续纤维织物为增强体,采用连续层压工艺加工而成的热塑性复合材料片材,厚度0.1 – 6.0 mm,宽幅600 -1240 mm,纤维体积含量45%-55%,完全含浸的半成品材料性能达到终端产品的性能,从板材到零件的工作周期较短(< 60秒),可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提供相应的材料组合。
除此之外,Tepex®还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进行尝试,通过再生原材料、生物基材料等实现可持续。
最后,杨经理还介绍了Tepex®混合成型工艺,及其在汽车、消费电子、运动器材领域的量产应用。
8. 聚隆 副总经理 王明军—— 《连续碳纤维/PAEK复合材料及其应用》
南京聚隆自1999年成立以来,致力于热塑性复合材料领域并形成了一定规模。会上,来自聚隆复材的王总简要介绍了热塑性复合材料及其特点和分类,以及以聚芳醚酮树脂为基体的复合材的先进热塑性复材及其加工工艺、应用趋势,包括快速高效的成型工艺模塑一体化、共固结技术等创新成型工艺。此外,王总还介绍了PAEK预浸料及其性能和目前的一些应用进展。
依托南京聚隆总部和南京东聚碳纤维复合材料研究院,聚隆复材设计开发了一系列有关热塑性复合材料板材和其他结构件、功能件的制造和加工技术。
9. 上海骆图 中国区业务经理 高磊—— 《ROCTOOL急冷急热技术在热塑性复合材料成型中运用》
急冷急热技术可以优化复合材料成型,关系到产品生产周期、质量及良率等。高经理在会上介绍,ROCTOOL骆图科技拥有电磁感应加热技术专利,可快速加热模具表面,并通过独立冷却水路快速冷却模具,精确控制温度,适用于任何钢材和所有不同制造商机台,除了用于注塑加工外,还可用于模压、焊接等工艺,在汽车、电子产品、运动休闲、能源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复合材料成型采用ROCTOOL急冷急热技术,可以减短生产周期,提高工艺稳定性,提高良率,降低能耗,实现良好的外观,并可以灵活运用于混合成型工艺。
10. 上海若顺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总监 翁涛 —— 《热塑性复合材料检测及仿真设计技术》
热塑性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包括力学性能、抗疲劳性能等等,通过对这些性能进行测试研究,可以确定复合材料的相应性能的指数参数,分析影响其性能的因素,同时为复合材料制品的设计、加工和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若顺检测致力于打造专业第三方检测技术服务平台,在为热塑性复合材料提供专业检测服务的同时,还基于大量的数据,不断完善热塑性复合材料结构综合设计软件平台、数据库设计。在本次分享中,翁总通过对复合层压板、单层材料、夹层结构等热塑复合材料的力学试验、理化分析、无损检测等的介绍,展示了若顺检测专业的复合材料性能测试服务。
11. 长纤(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营销总监 任书生—— 《LFT长纤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创新与应用》
LFT长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是指纤维长度超过10mm的增强纤维和热塑性聚合物进行混合并生产而成的制品,相较于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它的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可以用于替代金属材料和热固性产品。
作为LFT材料专业供应商,长纤(厦门)新材料的任总在会上详细介绍了公司自主研发的连续浸润的热塑性长玻纤(LGF)和长碳纤(LCF)系列产品,及其在汽车、家电、建筑、军工部件、航空航天、新能源、医疗、电力风能等行业的高机械性能塑料件上的应用。
12. Anisoprint(亚太)总经理 刘瑞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3D打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的成型工艺,除了我们熟悉的模压工艺、拉挤工艺、缠绕工艺等外,还有一种颇具潜力的技术——连续纤维3D打印技术。相对连续纤维复合材料传统成型工艺,连续纤维3D打印技术在成型结构复杂的制件上更加灵活,且相对于塑料3D打印技术具有更高的强度,与金属3D打印技术相比成本更低。
此次会议上,连续碳纤维3D打印机和材料制造商Anisoprint(亚太)总经理刘瑞详细介绍了Anisoprint复合材料连续纤维共挤3D打印技术——CFC技术,及其应用案例和未来发展。

二、展台风采
1.ACTC(先进复合材料技术中心)
2.骆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3.盛威达机械(昆山)有限公司

4.常州传力称重科技有限公司

5.国塑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6.常州市悦腾机械有限公司

7.常州金纬片板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8.江苏亨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9.韩塑希埃孚黑色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10.东华希烯埃姆(苏州)装备技术有限公司


11.江苏易塑复合新材料有限公司

12.昆山诺驰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13.昆山钴瓷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三、现场互动及特写
最后,再次感谢以下企业对本次会议的赞助及支持:
艾邦建有热塑性复合材料微信群,欢迎SABIC、东丽、朗盛、巴斯夫、科思创、俊尔、广州金发、振石集团、常州汉耀韩华、上海杰事杰、华航复材、集威新材料、江苏科悦、青岛中集创赢、奇一科技、科聚新材料、浙江华正新材料、浙江胜钢新材料、浙江遂金复合材料等热塑性复合材料企业,主机厂,零配件厂商,玻纤供应商,助剂,设备等企业加入我们微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