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1日
光威集团成立35年
让我们跟随历史的钟摆
回顾属于光威人奋斗的足迹

1987
45岁的威海市田村镇工办副主任陈光威临危受命,接手亏损76万元、仅剩35名工人的石化科研器材厂,经过调研后决定转产鱼竿。

陈光威成立设备攻关小组,连续奋战150多个日夜,中国第一条国产化钓竿生产设备流水线终于诞生。这填补了国内市场的空白,改变了中国钓竿生产企业只能使用国外设备的历史。

1995
光威在国内市场首次推出碳纤维钓竿,并被评为年度国家级新品。

1998
光威集团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钓具生产企业,年产钓竿1000万支。陈光威提出“跳出院墙,围着院墙转”的发展战略,光威集团引进国内首条宽幅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




光威碳纤维预浸料生产线成功投产,对当时国内的整个钓具行业都产生了极大影响。因为有了自主生产的碳纤维预浸料,中国的钓具生产企业再也不会受到外国公司掣肘,中国钓具行业也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光威以钓具产业为龙头,开始将产业链向上游延伸,开启了国产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和应用的先河。

2002
光威集团成立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
专业从事国产碳纤维的研发和生产,正式跨进碳纤维产业的大门。


2005
威海拓展承担的国家“863计划”项目通过验收。研发的CCF-1级(T300级)碳纤维达到同类产品的世界先进水平,并实现工程化。至此,我国碳纤维事业经过几十年的曲折发展,终于实现了重大突破。

11月9日,“国产碳纤维航空应用工程化应用”项目第一次工作会议在威海召开。会议组建一个跨领域、多学科交叉的产学研联合攻关组,开展国产碳纤维先期预研和工程化验证工作,由光威承担碳纤维的研发、生产。从此,光威走上了“从军报国”之路。“11·9会议”无疑是光威在军用产品开发领域的一个新起点,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山东威海

2009
由国家发改委批准立项的“CCF-1级千吨级碳纤维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成功验收,光威建成了国内首条碳纤维千吨级生产线。
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碳纤维品种CCF700G(T700级)研制成功。

公司获批承担建设“碳纤维制备及工程化国家工程实验室”。


2011
光威碳纤维复合材料通过装机鉴定,国产碳纤维首次正式在军工领域实现批量应用。
光威主持制定国家标准《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和《碳纤维预浸料》。



2013
突破QZ5526(T800级)碳纤维核心技术,并实现了工程化生产。
突破并实现QM4035(M40J级)碳纤维工程化。

2014
威海拓展参研国家有关部门立项的“国产T800级碳纤维”和“国产M40J级碳纤维”两个一条龙项目。

2015
光威与北京化工大学等科研单位共同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M55J碳纤维及其原丝的工程化技术研究”。
突破高效低成本碳纤维原丝产业化制备技术。

2016
干喷湿纺工艺GQ4522(T700级)碳纤维开始小批量试生产,形成试运行产能。
威海拓展在参研的两个一条龙项目全国评比中,双双领先。
光威复材在全球率先实现了风电碳梁的产业化,推动了风力发电行业的发展,开创了碳纤维应用的新时代。

威海拓展获批建设山东省首个技术创新中心——山东省碳纤维技术创新中心。
由威海拓展承办的“碳纤维产业技术发展高层研讨会”在威海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杜善义、谭天伟、俞建勇,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领导,高校院所的专家教授,企业代表共计300余人出席了会议。


山东威海

2017
首届“光威杯”中国大学生高性能复合材料科技创新竞赛在北京化工大学正式启动。


4月22日
光威集团创始人陈光威因积劳成疾,不幸逝世。

光威集团控股的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300699)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


2018
光威复材入选2017年工业强基工程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计划示范企业和示范项目名单。
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参与研制的国家863计划项目“聚丙烯腈碳纤维石墨化关键技术研究”通过验收,这标志着我们成功实现了M55J级碳纤维的国产化。

经过三年的协同攻关,攻克了纤维制备关键技术、纤维性能表征技术、纤维应用技术和碳纤维高温石墨化设备设计制备技术后,完成了项目任务书要求的全部内容,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性能指标与进口M55J碳纤维相当。
光威复材荣获维斯塔斯风电系统公司供应商最佳贡献奖。

光威复材CCF700S碳纤维通过航天火箭发动机壳体水压爆破实验。
标志着我国突破了国产干喷湿纺工艺碳纤维在重点武器型号等航天应用领域的技术瓶颈,打破了国外高性能碳纤维企业在中国市场的长期垄断,实现了干喷湿纺工艺碳纤维的国产化替代,对航天领域新一代重点型号火箭发动机的研制和批量生产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国家发改委等正式下发《关于发布2017-2018年(第24批)新认定及全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名单的通知》,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企业技术中心迈入“国家级”。

光威复材被授予第一届“师昌绪新材料技术奖”。


2019
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和北京化工大学共同承担的“高强型碳纤维高效制备产业化技术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成果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通过干喷湿纺工艺生产GQ4522(TZ700S、CCF700S)碳纤维,实现了500米/分钟级原丝纺丝速度的稳定运行,产品经碳化后各性能指标及其稳定性与国际T700S级碳纤维相当。

中国新材料测试评价联盟复合材料行业分会成立大会召开,光威复材当选副理事长单位。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人民政府、九原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维斯塔斯风力技术(中国)有限公司共同在包头市进行了万吨级碳纤维产业化项目签约。


内蒙古包头
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光威复材等53家企业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这是碳纤维行业唯一一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国家工信部公布了第四批绿色制造名单,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成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 厂区光伏 /
由中车青岛四方、光威复材等单位发起组建的“轨道交通复合材料专业委员会”正式成立。

光威复材先进复合材料研发中心举行交付仪式,向航空工业直升机设计研究所交付首架份AV500B/C无人机。


光威复材使用自主研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为AV500无人机提供全机复合材料蒙皮(蜂窝和泡沫夹层结构件)、整体油箱承力结构、尾梁整体结构和层压件、封闭腔型结构件等零件的研制、生产和装配一条龙解决方案。

2020
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主持修订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国家标准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批准发布。
新修订的《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实施后,将在规范国产碳纤维市场、促进行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光威复材/威海拓展也将继续担负起行业领军企业的责任,以技术驱动产业进步,以标准引领创新发展,为国产碳纤维行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第二届新财富最佳上市公司评选榜单出炉,光威复材从500家上市公司中脱颖而出上榜“新财富最佳上市公司TOP50”。

山东省工商联、总商会、新材料产业协会联合发布山东省新材料产业民营企业10强榜单,光威复材荣登榜首。

胶东经济圈商协会联盟成立大会在青岛举行,光威集团董事长陈亮出席会议并当选为联盟首届会长。

我国首款高原无人直升机AR-500C首次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海拔4411米的稻城亚丁机场成功开展试飞。光威复材为直升机所研制配套机身复材部件。


威海拓展“高强型碳纤维高效制备产业化技术”项目荣获中国十大纺织科技奖。

第五届光威杯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决赛在东莞举行。


广东东莞

2021
“国产碳纤维复合拉挤集成技术开发及能源领域工程应用项目”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国际权威认证机构DNV GL向光威复材颁发认证证书,公司预浸料产品顺利通过DNV GL风电世界级权威认证,标志着光威复材具备了向客户持续稳定提供风电预浸料产品的能力。

光威复材新型复合材料研究中心获“全国工人先锋号”。

交付首架份TP500无人运输机机身及尾翼。
经最终评审验收组同意“TP500无人运输机001架机机身及尾翼结构产品”通过交付验收。

助力国内大型复合材料液氧贮箱首次应用国产碳纤维且通过工程应用量级的试验验证。


这是国内大型复合材料液氧贮箱首次应用国产碳纤维且通过工程应用量级的试验验证,标志着我国复合材料液氧贮箱已经初步具备工程应用能力,后续预计在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上实现工程应用。
威海拓展入选第三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此次入选是对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碳纤维国产化事业的肯定和鼓励。威海拓展将持续创新发展,引领行业技术进步。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蝉联新材料新能源行业10强榜首,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位列创新100强第8位。


威海拓展获中国质量奖提名奖。
充分表明公司始终坚以大局为重,以质量为先的生产经营理念,不忘初心,抓流程、抓细节,保证最终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威海拓展凭借“以结果为导向,基于数据分析的全面质量管理模式”的实战经验荣获全国质量标杆称号。
10月“第三届新财富最佳上市公司”榜单发布。光威复材荣登榜单TOP50!


威海市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链联盟(下称“联盟”)正式成立,光威复材被推选为联盟理事长单位。

采用光威复材生产的碳纤维、由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快舟一号乙(KZ-1B)运载火箭三子级发动机壳体成功通过水压爆破试验考核。

威海拓展纤维有限公司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专用项目)。是对公司坚持自主创新、打破国际封锁与垄断、解决卡脖子难题、引领国产碳纤维行业发展的充分肯定。

11月13日采用公司自产碳纤维,由子公司光晟科技研制的快舟一号乙(KZ-1B)运载火箭一级发动机碳纤维缠绕壳体成功通过水压爆破考核。
威海光威精密机械有限公司“高效高柔性大型数控铺丝系统”,斩获智能制造大赛一等奖。光威精机率先实现双龙门大型铺丝机的国产化,形成了自动铺丝原材料、装备、工艺的全方位自主化,为航空航天等领域复合材料构件的高效制备奠定了坚实基础。

威海光威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荣获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度优秀型号物资配套商奖项。公司践行“质量第一、客户至上”的服务理念,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

《碳纤维生产用高温碳化炉技术条件》、《高模量碳纤维生产用石墨化炉技术条件》建材行业标准通过公示!为碳纤维生产用高温碳化炉和高模量碳纤维生产用石墨化炉的安装与操作提供科学的技术依据,保证生产安全性和可靠性,进一步促进行业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2022
光威集团获评全国五一劳动奖状。

威海市突发疫情,公司员工居家防疫,除拓展纤维板块外其他全部停产。公司在光威集团陈亮董事长的带领下积极抗疫并安抚员工,并决定疫情期间工资按全额发放。




光威复材控股子公司威海光晟航天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由航空工业一飞院研制的TP500无人运输机实现首飞。该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机身及尾翼结构产品由光威复材研制。

由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旋戈”500CJ(AR-500CJ)舰载无人直升机在江西鄱阳顺利首飞。光威复材为该型无人机提供碳纤维预浸料、复合材料机身及零部件的研制、生产和装配一体化服务。




光威复材全资子公司威海拓展有限公司CCF700G碳纤维通过装机评审,具备了在航空装备上实现批量应用的条件。使公司除了现有批量交付应用的传统定型产品以外,新增一款配套航空装备用的碳纤维定型产品,填补了公司在部分重要航空装备配套碳纤维材料的应用缺口,目前该产品已经开始生产供货。

由大船集团领衔研制的、安装了第二代碳纤维复合材料风帆的大型油轮“新伊敦”号交付,光威复材作为“新伊敦”轮的翼型风帆制造商与大船集团签订“船海装备复合材料研制与应用”战略合作协议。

✦ +
+

C919大型客机完成全部适航审定工作后获中国民用航空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此前光威复材的碳纤维及阻燃预浸料产品已通过C919大型客机PCD验证并获得预批准,希望未来以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为大飞机的国产化替代和批量交付贡献力量。


从1987到2022
从小鱼竿到战略新兴材料
从受国外掣肘到手握核心技术
贯穿这段时间长河的绝不是风平浪静
而是一次又一次的汹涌波涛
这是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程
这是从迷雾驶向光明的跨越
前进脚步怎敢停
奋斗又岂能歇
未来,光威人将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不忘强军报国初心,心怀感恩社会之心
满怀产业发展信心,下定艰苦奋斗决心
让“四心”指引远行
让强军强国之梦再次起航!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光威复材):这是光威的三十五年!
